5 神经网络基础之神经网络的架构

在上一篇中,我们探讨了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,了解了什么是神经网络,以及它们在智能系统中的应用。今天,我们将深入了解神经网络的架构,这是理解如何构建和优化神经网络的重要步骤。在后续的内容中,我们将讨论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过程,因此一个良好的架构可以直接影响这些过程的有效性。

神经网络基本架构

神经网络是由多个层(layer)组成的,例如输入层、隐藏层和输出层。每一层由多个单元(也称为神经元)组成,这些单元通过权重(weight)连接到前一层的神经元。以下是神经网络架构的基本组件:

输入层

输入层是神经网络中接收原始数据的部分。每个输入单元代表一个特征。例如,在图像分类任务中,每个像素可以作为一个输入特征。

隐藏层

隐藏层位于输入层和输出层之间。它们负责从输入数据中提取特征。神经元在隐藏层中重新组合输入数据,并通过激活函数(activation function)引入非线性。常见的激活函数包括ReLU(Rectified Linear Unit)、Sigmoid和Tanh等。

示例:ReLU 激活函数

ReLU的数学表达式为:

$$
f(x) = \max(0, x)
$$

这一函数在$x > 0$时为$x$,而在$x \leq 0$时为$0$,接下来的内容中会讨论如何选择激活函数。

输出层

输出层是神经网络的最后一层。其主要作用是将网络产生的特征映射转化为实际的输出结果。例如,在分类任务中,输出层的节点数等于类别的数量,通常使用Softmax函数来计算类别的概率分布。

层的数目和神经元的数量

在单层神经元的情况下,可能程序会遇到严重的欠拟合。对于更复杂的问题,通常需要多层隐含神经元,即深层神经网络(Deep Neural Network,DNN)。随着隐含层数量的增加,模型的复杂性和表达能力也随之提高。例如,一个具有2个隐藏层,每层包含64个神经元的网络架构可以用以下示例代码表示:

1
2
3
4
5
6
7
from keras.models import Sequential
from keras.layers import Dense

model = Sequential()
model.add(Dense(units=64, activation='relu', input_shape=(input_dim,))) # 第一隐含层
model.add(Dense(units=64, activation='relu')) # 第二隐含层
model.add(Dense(units=num_classes, activation='softmax')) # 输出层

在上面的代码中,我们使用了Keras库来构建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架构,其中包括两个隐藏层,每层64个神经元,以及最后的输出层。

连接方式

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影响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。最常见的连接方式是全连接层(Fully Connected Layer),其中每个神经元与前一层的每个神经元相连接。也有其他连接方式,例如卷积层(Convolutional Layer)和池化层(Pooling Layer),这在卷积神经网络(CNN)中特别常见,用于处理图像数据。

案例:卷积神经网络架构

考虑一个图片分类的卷积神经网络架构,通常会包含以下层:

  1. 输入层:接收图像数据
  2. 卷积层:提取局部特征
  3. 池化层:减少特征维数
  4. 全连接层:进行分类

下面是一个简单的CNN架构示例:

1
2
3
4
5
6
7
8
9
from keras.models import Sequential
from keras.layers import Conv2D, MaxPooling2D, Flatten, Dense

model = Sequential()
model.add(Conv2D(filters=32, kernel_size=(3, 3), activation='relu', input_shape=(image_height, image_width, 3))) # 卷积层
model.add(MaxPooling2D(pool_size=(2, 2))) # 池化层
model.add(Flatten()) # 展平层
model.add(Dense(units=128, activation='relu')) # 全连接层
model.add(Dense(units=num_classes, activation='softmax')) # 输出层

架构设计的原则

在设计神经网络架构时,需要遵循一些原则:

  1. 过拟合与欠拟合:选择合适的层数和神经元数目以避免过拟合或欠拟合。可以通过交叉验证来判断模型的表现。
  2. 正则化:使用dropout、L1/L2正则化等手段减轻过拟合。
  3. 超参数调优:调整学习率、批次大小等超参数以优化训练效果。

结论

今天我们讨论了神经网络的架构及其各个组成部分,包括输入层、隐藏层和输出层。设计良好的架构是训练高效神经网络的基础,为接下来的训练与测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在下一篇文章中,我们将深入了解如何训练和测试神经网络,以便充分利用我们所设计的架构。请继续关注!

5 神经网络基础之神经网络的架构

https://zglg.work/neuron-network-backdoor-attack/5/

作者

IT教程网(郭震)

发布于

2024-08-10

更新于

2024-08-10

许可协议

分享转发

交流

更多教程加公众号

更多教程加公众号

加入星球获取PDF

加入星球获取PDF

打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