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pyter AI

6 手把手教你用 Coze 制作一个能读任意网页的智能体,确实太好用了!

📅发表日期: 2025-08-07

🏷️分类: AI智能体Agent

👁️阅读次数: 0

你好,我是郭震

最近收到后台很多读者反馈,都想学习AI智能体开发。

最近我调研了下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,目前太多的公众号只展示案例,从来没有任何解释,也不完全讲清楚到底怎么做出来的,搞的大家最后收藏了太多案例,自己一动手还是完全摸不着头脑。

1 这篇文章的写作动机

所以今天这篇文章,我专门来给大家解决这个问题,让大家通过这篇文章入门理解智能体开发最核心的技术:工作流。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的,可以继续看下去。

我使用Coze(扣子)智能体开发框架,制作了一个能读取任意网页(包括PDF网页、HTML内容两类)的智能体工作流,作为智能体开发的入门,再合适不过,如下图所示:

Coze智能体开发工作流案例及原理通俗解读

用来搭建Coze智能体应用,最有意思的一个技术就是工作流(workflow)。学会使用工作流,基本就学会了Coze智能体开发。

要想理清楚某个事情,切记不要一上来就搞的太复杂,先抓核心,至关重要。所以遵从这个原则,于是就有了上面这个工作流,它不至于太简单,也没有太复杂,足够帮助大家完全理解工作流机制。

理解 > 记忆 100倍,大家务必要理解工作流的底层逻辑。

2 通俗解释Coze工作流底层逻辑

理解 Coze 工作流的底层逻辑,我们可以用「把大象装进冰箱」这个经典的生活化例子来类比。

理解 Coze 工作流就像“把大象装进冰箱”:打开冰箱门是启动流程(触发器),把大象放进去是 AI 执行任务(节点操作),关上冰箱门就是流程结束并输出结果(输出节点)。

把大象装进冰箱的步骤,换一个高级点的词就是:Coze的工作流 (workflow)

你现在是不是已经对Coze的工作流有个大概的理解了,这很好,我相信你已经做到了。

以上就是理解Coze工作流底层逻辑的第一部分,下面我们再说第二部分就是数据传递,如何理解工作流的数据传递?

通俗点说,就像你去打爆米花:你给爆米花师傅 1块钱,这就是你给他提供的“输入”;他拿着这1块钱,帮你“加工”成爆米花,这就是中间的“处理”;最后,他把爆米花递给你,这就是“输出” 。

总结Coze工作流的第二个底层逻辑:当前节点的输入,是上一个节点的输出,是下一个节点的输入。

3 读取任意网页工作流详细制作过程

在理解了Coze工作流的底层逻辑后, 我们再去制作读取任意网页的工作流,就会容易理解太多,不信大家接着看,我逐一剖析。

工作流的起点,是输入的一个网页地址,这个容易理解,因为它是我们要抓取网页内容的URL:

Coze智能体开发工作流案例及原理通俗解读

它会把resource_url这个数据传递给下一个节点,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Coze官方共享的节点LinkReader插件,它能实现网页内容抓取或网页PDF内容抓取:

Coze智能体开发工作流案例及原理通俗解读

所以这个插件完美匹配了咱们的工作流需求,找到这个插件后,下一步就是理解清楚它的输入和输出,输入好理解就是resource_url,关键是如何把数据链条对齐,也很简单,理解了数据传递的底层逻辑,咱们在下面这个节点的输入对齐到上一个输入节点的resource_url,就OK了,如下图所示:

Coze智能体开发工作流案例及原理通俗解读

Coze工作流中知道如何把上下节点的数据链条对齐,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理,到处都是这个原理的运用,所以务必理解。

输出数据的数据结构,就要对齐到下一个节点的输入,这些都是一脉相承。点一下卡片就会在右侧弹出结构:

Coze智能体开发工作流案例及原理通俗解读

标记的很清楚,我们一看就能知道,pdf_content变量就是PDF内容,data.content就是网页内容。这些必须要准确理解,否则下一个节点的输入就会出错。

因为有两个不同的变量pdf_content,data.content,所以自然我们就会如下图所示,分叉处理,大模型节点的输入是pdf_content,它来负责PDF内容的分析处理;大模型_1节点的输入是data.content,它来负责网页内容的分析处理,如下图所示:

Coze智能体开发工作流案例及原理通俗解读

把上面输入到大模型分析:

Coze智能体开发工作流案例及原理通俗解读

分析PDF后的结果:

Coze智能体开发工作流案例及原理通俗解读

分析网页后的结果:

Coze智能体开发工作流案例及原理通俗解读

所以最后一个节点就有两类输出,一类输出对应PDF内容总结输出output,一类输出对应网页内容总结输出output1:

Coze智能体开发工作流案例及原理通俗解读

变量名字大家对齐就好,名字可以任意起。

至此,这个工作流就搭建好了:

Coze智能体开发工作流案例及原理通俗解读

我们可以点击试运行去测试,我们先输入一个网页:

Coze智能体开发工作流案例及原理通俗解读

然后点击「试运行」,GIF动图如下所示,非常形象,虚线分支正在流动,代表正在处理网页内容,因为咱们输入的是网页内容:

Coze智能体开发工作流案例及原理通俗解读

处理完成后,大家可以看到网页的内容已经被抓取过来:

Coze智能体开发工作流案例及原理通俗解读

PDF内容提取同理,不再展示。

以上就是制作的读取任意网页的工作流搭建过程解读,更多智能体开发实战案例可以参考我最近研发的《AI智能体开发实战视频课》,因为课程正在更新中还未录制完成,价格大幅优惠:

image-20250807121634559

总结一下

很多人想学习 AI 智能体开发,但多数平台只展示案例,不解释原理,导致大家收藏一堆却不会动手。本文的目的是从零讲清楚 Coze 智能体开发中最重要的基础——工作流(workflow)机制。

文章用“把大象装进冰箱”和“打爆米花”两个生活化例子,形象解释了工作流的三大关键逻辑:触发器、节点处理、输出,以及节点间如何传递数据。理解这些就能掌握智能体的运作方式。

Coze 搭建了一个“读取任意网页内容”的智能体工作流,通过图文详细拆解了每个节点的输入输出配置、数据流转逻辑。

💬 评论
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