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 聚类模型
在机器学习中,聚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的方法,目的是将数据集分组,使得同一组中的数据点在某种意义上彼此相似,而不同组之间的数据则相对不同。聚类广泛应用于市场细分、社交网络分析、图像处理等领域。在本节中,我们将重点介绍使用 Scikit-Learn 来实现几种常见的聚类模型,并通过案例展示它们的应用。
1. 聚类模型概述
Scikit-Learn 提供了多种聚类算法,其中最常用的包括:
K-Means
DBSCAN
层次聚类 (Agglomerative Clustering)
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应用场景和优缺点。我们将在后续部分中逐一讨论它们。
2. K-Means聚类
K-Means
是最常用的聚类算法之一,旨在通过迭代的方式将数据点分配给 K 个聚类中心。其工作原理如下:
- 随机选择 K 个初始聚类中心。
- 将每个数据点分配给最近的聚类中心。
- 更新聚类中心为其所分配的所有数据点的均值。
- 重复步骤 2 和 3,直到聚类中心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。
案例:K-Means聚类实现
1 | import numpy as np |
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使用 make_blobs
函数生成了一个带有 4 个聚类的数据集,并应用 K-Means
算法进行聚类。最后,我们用 Matplotlib 绘制了聚类结果及其中心。
3. DBSCAN聚类
DBSCAN
(Density-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)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,适合于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。与 K-Means 不同,它不需要事先指定聚类的数量。
DBSCAN 工作原理
- 通过指定的邻域半径(
eps
)和最小样本数(min_samples
)来识别核心点、边界点和噪声点。 - 从一个核心点开始,扩展聚类,直到所有密度可达的点被包括到该聚类中。
- 重复步骤 2,直到所有点都被访问过。
案例:DBSCAN聚类实现
1 | 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DBSCAN |
在此示例中,我们利用 DBSCAN
算法对同一数据集进行了聚类,展示了其对噪声的处理能力。
4. 层次聚类
层次聚类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聚类方法,首先每个点被视为一个单独的聚类,随后逐步合并成大的聚类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层次数。
案例:层次聚类实现
1 | 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AgglomerativeClustering |
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使用 AgglomerativeClustering
进行层次聚类,并绘制了相应的树状图。
结论
在本节中,我们介绍了常见的聚类模型,包括 K-Means
、DBSCAN
和层次聚类。通过实际案例,演示了如何使用 Scikit-Learn 库来实现这些模型。在接下来的章节中,我们将讨论如何评估聚类结果,以确保选择合适的模型和参数。请保持关注,进入到模型评估的阶段。